(二)防腐油漆的合理施工
1、涂装三要素:
涂料(油漆)产品不是成品;只有经过施工阶段形成涂膜(漆膜)才算成为成品,使用涂料(油漆)前,必须掌握正确合理的施工工艺,其中包括涂层之间的配套,被涂材质的表面处理,合理的涂装方法,正确的干燥条件,以及加强劳动保护等。涂料的性能通过涂层充分体现出来,其中直接影响涂层质量的有三个账户要因素:即涂料、涂装技术和涂装管理。
①涂料的质量以及它的配套性是获得优质涂层的基本条件。要获得优质涂层,必须首先选用配套性能良好,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优质涂料,要综合考虑施工性能,漆膜性能和经济效果。涂料有十几类,它体现了不同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其经济效果也不同,不能单纯从涂料的单价上考虑,如果从价格角度片面选择,会导致最终的更大的不经济,因为忽视了漆膜性能和使用寿命配套要求等,会明显的缩短涂层使用寿命,涂层早期被破坏,会造成补漆和重新涂装,形成施工费用的极大浪费。所以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意味着最大的节约。
②俗话说“三分油漆,七分施工”,可见施工技术的正确与否是充分发挥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漆膜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涂料本身的质量,而且优质涂料如果施工不当,配套不当,也会同样得不到优质涂层,良好的表面处理和合格的涂装方法,合适的漆膜干燥固化条件,涂装工艺设计都是保证获得良好涂层的先决条件。
③涂装管理是确保涂装工艺实施达到涂装目的和漆层质量的保证条件,由其在采用机械化自动程度较高,先进技术较强和现代化工业中,严格的科技管理显得更加重要。管理不仅指劳动组织分工,明确岗位责任制,更主要的是对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进行鉴定和记录,还包括对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分析眼界解决,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实现科学管理。
2、涂前的表面处理:
在涂漆前被涂物表面进行的一切准备工作,称为漆前表面处理,要视不同的被涂物材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金属表面要进行除油、防锈等。
1.除油
对钢构部件,一般采用溶剂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常用汽油、松香水以及各种含氯溶剂),工具主要有刷子或抹布等,使用汽油或松香水,要注意防火和通风,含氯溶剂虽清洗力强,不易着火,没有爆炸危险,但毒性大,成本高。另外,还有碱液清洗和乳液清洗。
2.除锈
除锈的目的主要使钢铁表面的铁锈、氧化皮等彻底除净,不然会严重影响漆膜的附着力、装饰和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除锈方法可分为: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喷射除锈、化学除锈等。
①手工除锈是一种最简单的除锈方法,靠手工使用砂布、刮刀、锤凿、钢刷等工具,此法方便、灵活、能简单的清理任何结构设备,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而且除锈质量差,一般只能除去疏松的铁锈,不能除去氧化皮,所以质量不稳定。
②机械除锈效率高,质量好,一般使用工具有风动钢丝刷,风动打锈锤、除锈枪、电动刷、电动砂轮等,它们以冲击和摩擦的作用除去锈蚀及其它污物。
③喷射处理用机械离心压缩空气,高压水流等动力将磨料砂石或钢丸通过专用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投射到物体表面,以冲击摩擦的作用除去锈蚀和一切污染物,它可以清除氧化皮、锈、旧漆等污物,喷射后的表面应用毛刷或高压空气吹除尘屑,并应在最短期内(一般8小时内)涂装底漆或设法严格保存。
④化学处理(略)。
3、涂装工艺:
1、打开油漆桶前,首先将捅外部的灰尘、杂物清除干净,以免在开桶或倾倒时混入油漆中。开桶后若发现有结皮现象,则应将皮整张或分成若干块取出,而不能将其捣碎混入漆中,以免影响质量。
2、在使用前必须将桶内油漆充分搅拌均匀,以免产生前后不均匀的现象。
3、双组份的涂料在使用前必须将甲、乙两组份各自搅拌均匀后,按指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双组份涂料一般是由基料、固化剂组成的,通过固化剂和基料混合后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固化。所以,基料和固化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规定的比例来混合。双组份涂料两个组份一旦混合在一起,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以,必须掌握好用量,用多少,配多少,以免造成浪费。
4、一般涂料在出厂时,已将粘度调节到适宜施工要求的粘度范围,开通后搅拌即可使用,但由于贮存条件、施工方法、作业环境、气温的高低等不同情况的影响。否则会造成涂料的报废或性能下降的后果。
5、涂料在使用前,一般都需要过滤。将涂料中可能产生的或混入的固体颗粒、漆皮或其它杂质滤去,以避免这些杂质堵塞喷嘴及影响施工进度和漆膜的性能及外观。一般可使用80-120目的金属或尼龙丝筛进行过滤。
6、涂装时,要注意钢材表面状况和大气环境。涂装施工须在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以上3℃,相对湿度在85%以下的条件中进行。当钢材表面受雨水或冰雹或冰雪的影响时,则不能进行涂装。
7、在气温低于5℃的低温条件下,环氧型、环氧沥青等化学固化型涂料的固化反应已经停止,因而不能施工。但可在设有升温装置的涂装车间内进行分段涂装,或选用在0℃以下,但底材表面无霜的条件下也能干燥的氯化橡胶挥发型涂料。
8、具体产品施工工艺见高岚牌油漆单页说明书。